從學習到活用 – TIME 時代雜誌的「使用指南」
來自讀者「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張文揚先生的誠摯分享
從看雜誌學英文的角度接觸TIME 時代雜誌,到身為教師後,活用內容作為教材
同樣的「使用」,不同的「收穫」
收到這次一口氣訂閱兩年份的第一期,在我手中的《TIME 時代雜誌》(也稱為時代週刊)就是2020百大風雲人物的雙週號,而這一期亞洲版封面,正是今(2020)年因有效對抗肺炎疫情獲得國際肯定的蔡英文總統。
(Picture from Time.com)
翻開雜誌一看,TIME將這100大風雲人物根據他們長期從事的領域用五種顏色清晰地標示出來,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介紹這些人的操刀者,並非《時代雜誌》文字洗鍊的記者們,而是100位大家耳熟能詳的專業工作者。例如介紹蔡總統的是美國聯邦參議員Ted Cruz;另一位上榜的我國時代雜誌風雲人物、終身為了婚姻平權奮鬥的祁家威先生,則是由蔡總統捉刀。其他如密爾瓦基公鹿隊看板球員「字母哥」Giannis Antetokounmpo,則找來了早已進到籃球名人堂的前洛杉磯湖人隊球星賈霸(Kareem Abdul-Jabbar),寫下他對字母哥的觀察。這些寫者或因工作、或因私交(或兩者兼具)而更貼近這次的風雲人物們,或許經由他們的筆,更能真切反應為何《時代雜誌》會把今年百大風雲人物的桂冠帶在他(她)們頭上。
STEP1 從學習英文出發
《時代雜誌》是我在大學時期就訂閱的一本可讀性極高的英語讀物。從高中進入到大學後,開始必須頻繁地接觸到英文教科書,使得自己相當在意能否大量閱讀並且理解文章內容,為了精進英文能力與追蹤時事,我開始閱讀《時代雜誌》。
雖然早已聽說這是一本需要一定英文程度才能理解其文字之美的週刊,但真正接觸到後,還是有種溺入字海,被爆炸且生疏的資訊潮一波波拍打之感。面對它專業的內容、英語詞彙的運用以及對國際新聞的深入討論,我總劃滿了要查閱的詞彙與翻譯,閱讀一篇文章下來往往就註記了半篇到三分之一的篇幅,過程中需要耗費的時間以及意識到自己的英文能力有多麼需要精進的想法,不時讓我懷疑人生。
但奇妙的是,後來進入研究所,甚至到美國就讀博士班,《時代雜誌》卻成為我持續訂閱的一本週刊。或許是過去習慣已經養成,每一週透過《時代雜誌》理解政經時勢議題的發展,以及從記者文字之中,看到自己沒有看到的分析視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反而成了一個很好的反思訓練。
STEP2 讀懂之後的下一步
現在,雖然我從《時代雜誌》中學習英文的需求減少了,但它依舊是我在學習議題分析上十分仰賴的一份教材。這或許與自己在大學教授國際關係有關,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我總是喜歡藉由大量閱讀時事,搭配在課堂上教授的理論,嘗試使同學在課程之中達到「學用合一」的效果:能夠採用一種說法解釋某件國際事件的背景因素。而時事新聞中豐富的敘述性介紹,輔以《時代雜誌》具力道的分析角度,我認為是一種很好的切入點。
《時代雜誌》各篇的專論文,就如同在課堂上請同學們撰寫的短論一般,探討事件背後深刻的政治經濟互動過程、知識經驗的累積與挖掘,以及對當前和日後國際局勢走向的影響,因此,我認為藉由閱讀《時代雜誌》並學習其中的分析技巧,將對學生的短論寫作有相當大的幫助,而不同短論累積起來的長篇期末報告,學生亦能提供觀察事件總體發展的面向,將提高報告的可讀性。
STEP3 愛上後是養成習慣
當今(2020)年08月透過台時的網頁再一次訂閱《時代雜誌》時,我看到了許多不同的訂閱選項,有36期,有40期,也有108期的選擇。然而,個人相信知識的累積需要長期的習慣養成,參酌了過去《時代雜誌》對我的影響後,我很快地就決定下訂兩年份共108期的雜誌。而訂閱過程中,一個很愉快的經驗是,TIME台灣總代理-台時網站部門陳小姐對於我在訂閱中的需求、各項疑問的解答都不僅相當有耐心,且回應的內容鉅細靡遺,我也很高興能夠透過台時的協助這兩年期的雜誌訂閱。我也留意到因為數位時代的來臨,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或是財務衡量訂閱期數的多寡以外,數位版也讓訂閱者可以隨時閱讀,相當適合以大眾運輸為主要通勤工具的族群。
(Picture from Time)
訂閱TIME時代雜誌,不論是對於知識累積、英文閱讀以及字彙能力的精進,都是很好的學習方式。不管你是求學中的學生、需要收集教材的老師,或是就業中努力精進自己的上班族,都很適合閱讀TIME時代雜誌,誠摯的推薦給大家。